久久激情日本aⅴ/国产主播在线一区/久久精视频/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 在线视频欧美一区

新聞中心

服務中心

免費熱線: 0755-88263888

電       話:+86 0755 88263888

傳       真:+86 0755 88263999

媒體報道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媒體報道

房企再掀借殼上市潮

點擊量:4748更新時間:2014-04-16 16:18:58

深圳商報4月16日報道

點擊圖片或鏈接查看大圖
 
 
房企再掀借殼上市潮 
涉及近十家房企,殼資源價格水漲船高 
 
深圳商報記者 陸劍偉 
 
繼中洲控股、綠地集團、青建集團之后,日前又有上海農工商地產和深圳偉祿集團擬借殼上市。深圳商報記者昨天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或即將在內地和香港借殼上市的房企就有近十家。這也是房地產開發商在去年之后,今年再度掀起借殼上市潮。同時,資本市場的“殼”價也屢創新高。上海億翰張化東等業內人士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房企借殼都是“投資”功能大過“融資”功能。
 
近十家房企
 
上市沖動
 
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無疑是這波借殼上市潮的最大事件。記者昨天根據公開資料統計,除了綠地,借著“上市房企融資放開”的東風,已有近十家房企通過對既有上市公司股權收購、定向增發等方式實現“曲線上市”。
 
自3月24日起停牌的海博股份終于揭開謎底。4月12日,海博股份公告披露,控股股東光明食品集團等擬將其所持有的農工商房地產有限公司股權,通過定增注入上市公司。
 
南國置業4月9日公告,水電地產擬通過部分要約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1.1億股股份,約占南國置業總股本的11.39%,并以此取得南國置業的控股權。
 
相對這些房企上市“尚在行中”,中洲控股則完成了“蝶變”的過程。3月13日,深圳老牌上市公司——深長城正式變更為“中洲控股”。此時距離中洲控股從聯泰系手下搶過控股權不到3個月,終究實現了在A股曲線上市。
 
2月6日,香港上市公司升岡國際便為遼寧實華集團收購,成為今年第一只內房“殼”股。
 
記者采訪中發現,深圳房企對香港企業似乎更“情有獨鐘”。
 
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昌明投資4月4日宣布復牌,此前,控股股東將其所持昌明投資53.25%股份,出售給深圳偉祿集團。據了解,偉祿集團在深圳擁有總建筑面積達66萬平方米的偉祿科技園及24萬平方米的偉祿人才安居工程。
 
早在2月18日, 新澤控股有限公司發公告宣布,深圳綠景集團收購其8.59億股股份,占公告日期全部已發行股份約64.83%。
 
此外,再加上吉林廣澤地產、山東青建集團、西安天朗集團,今年借殼上市的房企隊伍不斷龐大。
 
借殼花費屢創新高
 
房企A股再融資關閘曾經有4年之久,也造成了殼資源價格的水漲船高。
 
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成功的同時,也刷新了一個記錄。此次綠地665億元借殼金豐投資,成為A股“史上最大借殼案”。去年北京信威268.88億元借殼中創信測,令中創信測一度被譽為A股史上“蛇吞象”式借殼的神話。在此次借殼完成后,綠地市值規模也超過了房企龍頭萬科。
 
中洲地產入主深長城的道路可謂曲折漫長,經過數年數次增持,迄今直接持有深長城股份6850.4萬股,占深長城總股本28.62%,是深長城第一大股東,期間花費約16億元;水電地產要約收購南國置業11%股份收購所需最高金額為8.47億元。
 
借殼花費屢創新高,在香港資本市場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在赴港上市愈加困難的當下,香港的“殼”價頻頻走高,近期“殼”股交易更趨活躍,主板“殼”價已叫近4億港元。根據2月17日相關收購協議,青建發展收購香港新利控股的總代價為5.4億港元,摘得香港最貴港“殼”。
 
然而這一記錄并沒有保留多久,此次綠景集團購新澤控股,需支付的金額9.4億港元,超早前內房企購港上市殼的價格,創港“殼”新高。
 
“內地不同行業都有需求,但仍以房企較有資金財力買‘殼’”,香港獨立股評人黃偉康近日表示,盡管A股IPO重啟,但A股上市仍困難重重,加上聯交所去年10月收緊上市規管,令借“殼”上市相對方便;雖然監管條例對新“殼”主在兩年內注資施加限制,但籌備上市隨時需要更長時間,因而也增加借“殼”上市的吸引力。
 
借殼為解 融資之渴
 
“殼”價屢創新高,房企為何還要“擠破頭”借殼上市?
 
多名業內人士都表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房企借殼都是“投資”功能大過“融資”功能。上海億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對上市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硬約束政策下,房企要在內地資本市場上市則希望渺茫,多選擇海外市場,同時也是看中海外市場融資成本較低。”
 
在重組港股上市公司東力實業并改名為招商局置地后僅一個多月,招商地產便通過該海外融資平臺完成首筆5億美元債券的發行。
 
“通過重組,公司成為港股上市的紅籌房地產公司,真正具備了海外融資的能力。”招商局置地財務總監余志良表示,重組配套融資是其海外融資的第一步;而資產注入后,公司股東權益得到提高,負債率下降,又給發行債券騰出了空間,是為第二步融資。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拿地成本,房企在融資方面不遺余力,如海外融資或發債、信托融資等,但融資規模擴大也增加了房企的償還壓力。由于房地產貸款政策收緊,使得房地產信托業務成為開發商的重要資金來源。房地產信托發行規模為6800億元左右,募集成本在12%~20%,未來一至兩年將集中到期兌付。
 
世聯行董事長陳勁松認為,今年房企尤其是非上市房企的資金壓力很大,5月份將有一大批房地產信托到期,下半年還將有一大批信托到期。
 
業內人士表示,在一個上市的非最佳窗口期,中小開發商仍然前赴后繼,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些開發商對融資的渴望,而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則在于內地面向房地產行業的信貸逐步收緊以及高成本融資難以為繼。
上一篇:昌明投資更名擴股 兩日累計漲57% 下一篇:偉祿集團收購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昌明投資 或將注入地產金融